在中国,慢病已呈现爆发之势
10年增长10倍,慢性病患者已近3亿,超重和肥胖患者3.5亿,高血压患者超2亿,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未来10年将有8000万中国人死于慢性病。
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国民健康头号杀手。

身体健康预防大于治疗:70年代,我国慢性病死亡率只占50%,如今增至80%,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
其实对于慢性病而言,预防大于治疗,防患于未然,是保持健康的最高境界。身体健康是讲究“三分治,七分养“,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调养,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康复力、抗衰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医学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和生活环境(包括饮食、空气、水、生活压力、饮食习惯)造成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健康问题度可以通过营养保健来解决! 因此,营养才是康复环节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的一瞬间,到人的生命结束,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健康的继续是营养,营养的继续是生命。营养能提供能量,修复细胞,帮助机体康复。营养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营养是万万不能的。
真正能让身体康复的关键因素绝对不是药物,而是充足均衡的营养。这是因为人体大多数细胞组织在一段时间内,都会自动更新,产生新的组织。身体一旦给足时间和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这些人体构成所需要的元素,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的功能。
卫生部长陈竺表示:中国现在仍然存在医防脱节的情况,医师预防知识不足,重治疗轻预防。西医对待疾病,在于症状的控制;中医对待疾病,在于疾病的调理;而营养的目的是修复细胞,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