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可乐、啤酒,吃薯片,看电视,小腿细细肚子大大……这并非只是漫画情节,而是当下许多人的生活现状。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糖尿病专题讨论会上了解到,由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方式,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139亿,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每十个成年人当中就有六个人血糖不正常。专家指出,糖尿病是典型吃出来的疾病,研究表明,亚洲人由于果糖饮料增加了60%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而中国人习惯吃精米精面增加了糖尿病发生风险45%。但大量研究也都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减少50%~60%。应对扑面而来的高糖时代,专家呼吁尽快改变不合理的膳食和生活习惯,管住嘴、迈开腿,减小压力,保证睡眠,才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2012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死于糖尿病,其中半数为60岁以下患者;2013年预计全球会有510万人死于糖尿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预计到2035年全球有将近5.92亿人罹患糖尿病。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上升较快。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糖尿病发病率是0.67%,到90年代初上升到2%。2010年全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11.6%,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139亿;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每十个成年人当中就有六个人血糖不正常,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糖尿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在近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关注中国成人II型糖尿病的预防”专题讨论上,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的郭启煜大夫表示,糖尿病是典型吃出来的疾病,不加控制的饮食可以说无异于慢性自杀。现在很多慢性病都是吃出来的,都跟我们的饮食密切相关。
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伟表示:“(中国)传统菜比麦当劳的能量要高1/3到一半的量,日常餐似乎也不比麦当劳好到哪儿去。但是真正影响到国人肥胖的却不一定是快餐,而有可能是我们的果糖饮料,就是甜饮料。这些饮料在我们冰箱里面非常常见,但是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新加坡的文献显示,亚洲人由于果糖饮料增加了60%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而专门针对中国人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习惯吃精米精面增加了糖尿病发生风险45%。
1982年—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成年人肥胖发生率已经超过20年前的3倍左右。陈伟说:“从1992年到2002年这10年间,由于中国人吃动物类的食品从9%升到13%,我们从脂肪来的能量从22%升到30%。”这种情况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肥胖。”从烹调用油量上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一天25克,但是多数人每天摄入50克,超过一倍。他表示,不合理的饮食、饮酒、缺乏运动以及生活压力是导致我们目前拥有一半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