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医讲究立冬补冬、立冬养藏、滋阴补阳,立冬养生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也不宜过燥。
立冬补冬
在我国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人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说是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千万不可盲目进补,特别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不能太多,以免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吃一些炖母鸡、精肉、蹄筋,并经常饮用牛奶、豆浆,这些对血脂影响都不大,还可增强体质。
北方天气严寒,宜进补大温大热之味,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气候较北方要温和得多,应进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立冬养生细节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要从背、足做起。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感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
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鸭绒)背心就好。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运动保暖
冬季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
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