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0-83369605
小寒时节话养生
来源: | 作者:pro0c900d | 发布时间: 2015-01-05 | 312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四个节气后,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来到了,从冬至开始冬天的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但还没有到最寒冷的时刻,小寒预示着温度的继续降低,每年的1月、2月将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



冬季的养生重点是“收藏”,到了小寒左右更是要重视“藏”的问题,人体处于严寒当中,受到寒冷的刺激,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维持正常的工作,只能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因此适当进补和适当休息就成了这个节气的首要任务。


勤晒太阳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产生情绪抑郁、懒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况,而且有些人年复一年地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寒冷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对待这种冬季特有的抑郁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充足的阳光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阳光可以让人很快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中摆脱出来,心情得到舒展。更有养生人士认为冬季的阳光可以作为“养生”的重要部分——称为“光养生”,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间的阳光最好,每次可以晒2030分钟。


睡好子午觉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午时(11点~13点)“合阳”时间则要小寐,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坚持运动

小寒天气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应该坚持室外活动,凡是有阳光的时候多做室外运动,要适应寒冷的感觉,这样人体才能提高抗寒能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吃透“红色”

冬季寒潮来袭,气候寒冷,万物收藏,人的机体生理功能处于降低、抑制、收缩状态,易患感冒,吃红色食品可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蔬菜中的胡萝卜、红椒、番茄、红枣、红苋菜等红色食品中,富含β-胡萝卜素,不但能清除人体氧自由基,而且参与合成维生素A,对人体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另外,冬季在吃主食时适当加入红豆、红薯等红色食物,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被称为“红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