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20-83369605
缺营养还是缺知识?
来源: | 作者:pro0c900d | 发布时间: 2014-04-09 | 3833 次浏览 | 分享到:

纠正偏食习惯

人的32颗牙齿只有4颗犬齿,因此食物中有1/8的肉就够了

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吃得好了,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果蔬类食物。但由于缺乏营养知识,舍本逐末,在饮食上放弃了谷类为主这一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吃饭不吃主食。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北京市海淀医院内分泌科的夏雪培医生说,每日的饮食比例,应以主食为主。主食(碳水化合物)应占50%,外加20%的蛋白质和30%的脂肪。长期不吃主食,就不会产生生理上的“饱腹感”,形成心理反馈,容易患厌食症,真的吃不下饭了。

吃饭人人都会,但是如果吃得不科学,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爱吃什么就猛吃一通,不爱吃什么就一口不进,养成这样的习惯,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北京大学医学部武阳丰教授说,健康合理的饮食,良好的营养环境,能有效避免由此引发的疾病。

据最新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学龄儿童少年谷类食物供能比降低,明显低于55%至65%的合理比例;农村学龄儿童少年蛋白质的供能比低于13%至15%的合理比例;城市学龄儿童少年脂肪供能比为35.7%,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调查报告表明,高血压、糖尿病、超重与肥胖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逐渐低龄化,成为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

那么,人吃多少肉合适呢?中华中医药学会微量元素分会副理事长赵霖说,数数牙齿就知道了。人的32颗牙齿只有4颗是犬齿,有8颗是切齿,咬切果蔬等纤维丰富的食物用的。还有20颗是臼齿,磨碎谷物用的。牙齿结构就不是让你光吃肉,食物中有1/8的肉就够了。

指导平衡膳食

我国营养师缺口巨大,一个营养师要服务一个县城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膳食平衡的思想。赵霖认为,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而食物间的千差万别,必须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

简单的不偏食、不挑食,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营养的需求。武阳丰教授认为,在营养和健康上,有知识比有钱重要。许多疾病的根源在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多方面的,并不单单是如何吃,更重要的是食物的营养组成是什么样的,它的结构和比例,包括是不是过量,是不是缺乏。一些营养素可能是过量的,如果吃的多,就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病等慢性病。一日三餐,人人都离不开,如果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哪怕一个很小的习惯,如果持续几十年,在人的身体里就会形成积累,这些积累就会形成动脉硬化,最后导致人进入中年或者老年的时候,发生心脑血管病或其他病症。科学饮食,从每天一日三餐入手,只有健康的饮食,许多慢性病预防才能收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