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种危险因素是性别和种族。1型糖尿病在非西班牙裔白人青少年中比较流行,2型糖尿病则在其它种族中较为常见。与成人的研究发现相似,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人、亚洲太平洋岛居民和美印第安人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非西班牙裔白人高。种族间比较显示,女孩比男孩风险高,可能是由于青春期女孩胰岛素抵抗程度比男孩高。
种族差异的影响更为复杂。在美国,非裔美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尽管他们的胰岛素分泌比白人高。对与青少年2型糖尿病有关的遗传变异所知甚少。TCF7L2突变体与大多数2型糖尿病人群有最强的联系,它与非裔美国青年(10-22岁)的相关性比成人强,表明与TCF7L2的联系对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有显著影响。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基因或邻近基因中5个突变体的同时出现与青年前驱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升高有关。这一研究发现支持遗传负荷增强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降低这一理论。
分类困难: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单基因糖尿病
尽管儿科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都有肥胖和代谢综合症,但是超重和代谢综合症却不能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在新诊断为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中,鉴别诊断(测定自身抗体)和警惕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是必须的。体重正常、自身抗体阳性的酮症酸中毒患者(<10岁)诊断为1型糖尿病比较简单。甚至是年龄大一些的自身抗体阳性或酮病的患者通常也有1型糖尿病。但是,与成人趋酮症性糖尿病患者相似,在美国,仅约20% 的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检测到酮酸中毒。
随着2型糖尿病在青年人中越来越普遍,区别对待酮酸中毒的临床价值将减弱。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亚型并且这些患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德国128名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19岁)中,46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美国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1206名2型糖尿病儿童(10-17岁)中,118名自身抗体阳性。这一亚组称为青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类似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但是需要随访数据以确定这些患者最终是否发展为胰岛素缺乏。
如果自身抗体和酮症酸中毒不能作为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标准,那么用种族来区分可能更不行。1型糖尿病在欧洲儿童中最为普遍。但是,种族差异也依赖于环境刺激。迁居到芬兰的索马里儿童自身抗体阳性1型糖尿病发病率与芬兰本地儿童一样高,尽管索马里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非常低。
儿童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也阻碍单基因糖尿病的诊断。大多数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也符合之前用于诊断单基因糖尿病的标准。因此,国际儿科和青少年糖尿病协会发布了临床共识指南来定义最初诊断为1型或2型糖尿病儿童的特征。